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再说总路咀
thinfo发表于 2018-11-18 13:52
五六十年前,不怪人家瞧不起总路咀,而且总路咀太不经人瞧,一条半老街还是民国十几年的作品,土木结构,半条街到正街中间是一条200米长的死水港,其实是巴溪的故道。老人们说是光绪尾子,大水太大,冲开老河提,形成一条新河往平头山那边弯走了。老河道成了死水港,所有的垃圾都往死水港里灌,港不长鱼,而人倒淹死不少。
港中间有座简易的双石条桥,三个桥墩,据光绪八年黄冈县志及黄州府志上写明:“董卢坳桥光绪四年众姓捐资修”。而总路咀是原称“董卢坳”演译过来的,在县志上第一次提及总路咀的名字不过百余年,那就不像上巴河、但店、贺坳、牛车河的名字,早出现在县志上一千余年。
这座桥是巴溪上的第四桥,是山里人到山外的必经之路。路是人踩出来的,原来的水位上,故路也上。如在永宁乡,自罗田黄土岗,项家河、茅田、七道河、三里畈、李婆墩、贾庙、牛车河,这样顺着走的。
水往下退,路便下移,乃至后来,七道河、三里畈、但店、溢流河、夏铺河、锥子河、总路咀、标云岗,形成直线通道。

在巴溪上的三座桥也是随水位下降的年代加修。
第一座麟凤桥,先叫瑞雪桥,是明朝巨贾汪伯麟修了广嗣庵的同时修的,两个墩,梭子型,1970年后被大队拆了。
第二座巴溪桥是在宋坳村王下湾门前畈中,是贾庙、马鞍山到宋坳的大路,也是明朝修的,比麟凤桥相隔百余年。传说是王下湾有个举人发迹了,编戏曲发财不少,个人捐资修,县志上说是众姓修。1938年桥被大水完全冲跨,徐会之烈士个人捐款,由徐命之督重修。桥本无名,后来的人把它叫中梭子桥。
第三座桥在宋坳村的华阳港,规模与上两桥一致,很坚固,是江姓先祖江可立倡修,名叫华阳港桥。
所以董卢坳桥是巴溪第四桥。巴溪,起源于鹅公堡南边,沿石壁山,经石头咀,邱家咀、猪婆咀、龟山咀、曹家咀、施家咀、段家咀、总路咀、象皮咀,在鲶鱼山交汇牛车河。这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五年穆家田进士穆天颜,为还和乡同乡会作的引中,所写的“我家住巴溪边”,指穆家田在巴溪流边,没有提及董卢坳,当时应是还没有人在此居住,也没有董卢坳这个地名。它的名称出现在县志上时间跟宋坳差不多,没有形成经商立市的地理和经济环境。
1984年总路咀公社社志上说,总路咀最老的住户据传言是姓董和姓卢两家栽缝,董家有5口人,以缝纫为生,我想既然知道姓氏职业,人口数目,那这个传言就不是很远久的历史,况且卢氏在明清是还和乡的明宗望族,现在卫生院后面,是卢氏的祖茔,坟被建房屋挖后知道不是平常人家,都是带有殉葬品的,而且是很名贵的瓷器,不过人不是住总路咀,而且住卢家塆,卢家塝、袁家塆。这两家裁缝是居住在现在杜士林住的,那一块地方。董姓在团风县存在不多见,但店的董家边,河铺的董家湾,宋坳的董家坳、董家垅、宋董坳,都不见姓董的公民。时至民国,来往行人逐多起来了,沿着旧河道不会被水淹的港边拨石岸、建街房,虽然土木结构,但有粗梁大柱,鼓皮隔扇,这是民国的建筑风格,包括林逸圣将军家的“一枝堂”,也是如此,不过稍带洋的味道。按照逸圣将军的意愿,办起了国民小学,结束了穆家田这块地方的私塾教育。

总路咀老河道边,慢慢地余姓、汪姓、林姓、舒姓有经商能力的人家,大兴土木,办起了商业。兴旺近300年的夕阳冲纺绸进了街,余氏大族的商店,染铺、屠宰、药铺、炒户都进了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4)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