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六 安的余姓注意啦!,您们的迁始祖来自哪里?
余学铭发表于 2020-01-07 15:51
六 安的余姓注意啦!,您们的迁始祖来自哪里?
秦在东迁咸阳之前,有200余年的历史是 在雍城默默度过的,而雍城就是今天的陕西凤 翔,也就是余氏祖先的得姓之地。余姓是黄帝的后代,余姓源于姬姓。余姓在全国排名第四十一位,人口700多万,由余是六安余姓的鼻祖。
六安余氏宗谱序曰,其后有叔虞者,生于周世,即其后裔数传。余氏,系出黄帝之子玄嚣。帝喾是黄帝四世孙,在位七十多年。喾子弃(后稷,周姓始祖)六安余氏宗谱序又曰“金枝玉叶,青阳王派,封宪官至周叔虞一脉相传至今"。唐叔虞(姓姬,字才干)。住徽州婺远县乐安乡四图鹳嘴村。他的祖先弃,曾受舜封于邰(今山西武功县)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而建立晋国。余氏之先,出自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掌后稷之官,有功封为诸侯。自弃十六世至文王(昌)、武王(发)、成王(诵),封同母弟唐叔虞于晋。后三十五世苗裔曰由余,因晋后不振,大臣恣横,惧祸及身,去晋游戎。戎王任之,出使于秦。秦穆公问治国之得失,对曰:“恭俭则昌,骄奢则亡。”又论五帝三王盛衰之本末。穆公惧,谓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由余其圣人乎!奈我国之安危未定卿为何谋。”内史廖曰:“但预投戎君,缓遣由余,君臣反目在即”,尔后,戎主累日骄奢荒于酒色,由余屡谏不行,遂复归于秦。秦穆公闻由余归其秦国大喜,于郊外迎之,拜为上卿。遂大用由余之计策,并国十二,辟地千里,皆由余之力。辅赧王拜为上卿。。秦穆公诏撰姓由诏封由余。,其子孙用其作姓氏,由余的子孙遂以他的名字以姓氏,称为由氏和余氏。唐贞观元年,由泳在顺天门(唐高宗时),匡掌天下议郎。即贞观 元年(627年一649年),十二月十五日早朝,诣顺 天门向唐太宗李世民献状,臣祖苍林黄帝子也。封 宪官而赐余姓。因秦穆公改诏撰姓,改 余姓由,臣今奏改旧姓余,使臣同宗祭 免隳祭祀。贞观二年二月十一日奉,勅改 旧姓。得到了唐太宗的批准。
六安余氐总结
安徽多尊余昶为迁安徽余姓始祖。余昶在安徽的子孙大约有五万多。
余昶,。字日永,号四十。昶生于延祐六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五日亥时。妣,朱夫人,翰林直学士公遷之女。生于至治三年癸亥九月初七日戍时,生子六,从真一,真二,真三,真四,真五,真六。昶至正三年,官饶州总辖,(134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七月,陈友谅在鄱阳湖发动战争他赴鄱阳湖,昶公不幸在这场战争中,于七月二十三日而歿。
朱元璋在1363年追封他为下邳郡侯。昶公卒后,六子负骨来潜葬于上清羊角河。
余昶(娶翰林学士朱公迁之女)朱氏、金氏二位夫人,生有六子。真一至真六。昶公在鄱阳湖战争牺牲后,,六子将父骸骨运回故乡,安葬在今岳西县上清羊角河(又称余河)虎形山。兹此兄弟分别分居。他的六个公子迁到距黄州不远的大别山区。到安徽与湖北交界的深山中隐居,兄弟六人以余河为中心,向四周迁徙,各自立家创业。余真一迁至安徽、湖北接壤的罗源山西麓定居,死后葬于西河(据考,在岳西县朱屋庙黄沙岭下),裔发湖北罗田、大冶。余真二迁往潜山县槎水河,裔发官庄,民国安徽省代省长余宜密是其后裔;兹余真四迁往潜山县城南余家河(今余井),后裔发展于潜山、桐城、怀宁数县,一支迁居水吼岭,再迁岳西县天堂镇。余真五迁往太湖县司空山下银河,裔发河图、店前镇、白帽镇、太湖县;其一支后裔迁居岳西
下一页 (1/2)
回帖(1):
1楼:此贴所记与正史不符。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