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余靖,北宋仁宗朝名臣,原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广东韶关人。生于公元1000年,卒于公元1064年。他博学广识,举凡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音韵小曲,乃至禅经道典,无所不通。他是个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25岁时中进士,被派任赣县尉。踏上宦途之后,历任秘校、集贤校理、右正言、知制诰等朝官。庆历三年(1043年)与欧阳修、蔡襄、王素并列谏官之职,史称四直谏。是年仁宗采纳范仲淹的奏议,推行”庆历新政”。余靖竭尽全力,运用直谏职权,监督新政实施。对于民族矛盾他善于化解,对持续数年的湘蛮之乱,他主张招抚安民,果然收到实效。由于刚正不阿,敢于对皇帝直言,因而名声大噪。后来受谗言遭贬,谪为县令等地方官,也曾辞职归田。在他64岁那年三月,仁宗驾崩,英宗即位,他在广州知州的任职中被擢升为工部尚书,赴任途中染病不治去世,皇帝赐謚号襄,并份赠刑部尚书。
余靖又是一个外交家。曾三次出使辽国,前两次载誉而归,第三次促成宗、辽、 西夏结盟,平息了干戈,功勛彪炳。
余靖也是个军事家。公元1052年,壮族酋领侬智高叛乱,占据9个州,直逼广州。此时守父丧休假在家,但他急朝廷之急,招募乡兵,协助防卫。不久奉命停丧任潭州令,转瞬又改任桂州知州。稍后朝廷派他辅助狄青领军平定叛乱。之后他计擒贼酋,使宋廷得以转危为安。宋仁宗嘉许他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
余靖还是个文史学家。他34岁时任秘书监,随后任集贤校理,掌管典籍,校正了,,,等古籍。他所写的奏折和任知制诰时为皇帝所拟的诏书以及平时应邀写的记、铭等(见),精炼无懈,博大精深,富有文采,洵为典范之作。他的诗词造诣可比唐宋名家。在现存的中有140多首,每一首都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余靖是一个清官。他率众平乱后,把皇帝赏赐的财物,全数转赠给当地军民,保持自己两袖清风的本色。调任时,他所带走的不是成箱累笈的金银珠宝衣服,而是农耕所需的种子,带往新任地发展农业生产。他又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甚得民心,公元1060年在邕州(今南宁)离任另就时,百姓哭道相送,后世有远识的人建祠楼纪念他。在韶美市,有一座明代跨街而建的风采楼。在广州曾有八贤祠余靖受祀其中;在广东境内所有名贤祠风采堂,都是为纪念他而建的。2005年,广东省纪委宣教室编写了一本,里面有一篇的记事文,就是彰显余靖事迹的。
links: http://www.yeefungtoy.org/edmonton/Yee_J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