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安徽余姓来源另一说法0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史金波教授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吴峰云教授联合调查了安徽合肥、安庆的西夏遗民后裔。这支西夏遗民是党项人余阙的后裔。余阙世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其父沙剌臧卜曾在庐州(安徽合肥)居官,遂家于是。余阙进士出身,先后在地方和中央居官,后因丁母忧在家守丧。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元朝统治者命他镇守安庆,无如余阙虽然满腹经纶,却不娴于韬略,至正十八年(1358年)农民起义军攻破安庆,他走投无路,便自刎而死。合肥小南门外二里桥余氏后人余华珍、余华龙昆仲所庋藏的民国十九年(1930年)《余氏家谱》虽残缺不全,漫漶不清,但从第一世沙剌臧卜至第二十五世的传承关系,仍清晰可辨。从族谱得知,余阙驾鹤西去后,幼子余渊克绍裘箕,于明初洪武年间中了举人,为官为宦,重振家声,目前已繁衍到二十八世。
安庆市所辖桐城市东北30里的洪涛山也居住有余阙的后裔,但他们又称“余王氏”,既可以余为姓,也可称王姓。据故老相传,余阙殒命后,余下一个周岁的儿子被王姓人救出,为报再造之恩,遂以王为姓。还有一说是,余阙之子被杜万户救起,藏匿于桐城西南的太湖县,娶王姓女子为妻,子孙便以王为姓。这两种说法虽有待核实,但决非空穴来风。洪涛山下的余氏自十五世余莲舫之后,析为四支,分别居住在今桐城市大关、龙头、王集、卅铺四乡,有数百户,千余人,属汉族。此外,肥东县山王乡、长丰县下塘集、肥东元疃,肥东华张,寿县余集、肥西县将军岭,肥西严店,肥西上派、南陵县洪罗店、六安市西南乡、南陵县西乡、凤台县余圩等地也都有余阙的后裔。